编辑:青萌树语文加盟| 发布时间:2020-02-24
今天是2020年2月24日,
庚子年二月初二,
龙抬头。
龙抬头,又叫做春龙节,
春耕节、农事节。
代表着这片东方的土地上,
万物复苏,大地回春,
重新开启春耕秋收的劳作。
古时候,
人们把星辰划为“二十八宿”,
其中七星一组,
分为东方苍龙、南方朱雀、
西方白虎和北方玄武四象,
他们各据一方,
也各自代表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。
二月初二晚,
苍龙星宿开始从东方露头,
代表龙角的角宿,从东方地平线出现,
约一个钟头后,龙的咽喉(亢宿),
升至地平线以上,接近子夜时分,
氐宿,即龙爪也出现了。
这就是“龙抬头”的全过程。
东方苍龙昂起了头,
护佑中华的神龙将在这一天苏醒,
为大地兴风布雨,
滋养着万亩良田,
庇佑人间万万年。
二月二,龙抬头,
风雨顺,又丰收。
大仓满,小屯流,
好年景,春开头。
中华大地,
在龙抬头这一天,
有众多习俗。
“二月二剃龙头,一年都有精神头。”
每年正月,家里老人都说:
“正月别着急理头发,
等着龙抬头那天再去剪。”
问及缘由,
总会被一句“那天好”代替。
二月二“剃龙头”寄寓着人们的美好祝愿,
春龙布雨洗去过往种种,理发预示新的开始。
给孩子剃一个“喜头”,
从此以后平安健康、出人头地;
给大人剃一个头,
便是挥别了过去的霉运与负能量,
求得新春时来运转,
鸿运当头。
不仅如此,
今天还需要让小孩开笔写字,
取龙抬头之吉兆,
祝愿每一个孩子长大后断文识字。
除了龙抬头,剃龙头外,
这一天其实还有很多别的习俗。
在南方,人们都会在这天祭祀土地神,
虔诚祈祷保佑这一年,
春来麦禾茁壮,秋到五谷丰登。
龙王违抗玉帝旨意,为人间降了一次雨,
被玉帝压在一座大山下受罪,立下碑文:
龙王降雨犯天规,当受人间千秋罪;
要想重登灵霄阁,除非金豆开花时。
于是,家家户户都为龙王炒起玉米,
爆开了的玉米花,形如金豆,向玉帝祈祷。
玉帝有感于此便放出龙王,
继续为人间兴云布雨。
所以就有了二月初二这一天,
炒金豆的习俗。
在华北,人们会选择一棵大树,
用灶烟在地面上画一条龙,
再用红线拴一枚铜钱,
把线牵回家中,用容器盖住即成,
大家把这叫做引钱龙。
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,
一是请龙回来,兴云布雨,祈求丰收,
再者,龙来了,害虫就躲起来。
在这一天,苍龙要抬头观望天下,
大家怕使用针会刺伤龙的眼睛,
所以妇女们在这一天不能做针线活。
大家在起床后要打着灯笼照房梁,
边照边念,
“二月二,照房梁,蝎子蜈蚣无处藏”,
祈求家里消除虫害。
满族人家前几天就会开始磨黄米面。
二月初一烀小豆馅,
到二月二,
早早起来炸油炸糕,做豆面卷子。
还要把头年腊月宰的猪,先留给祖先,
在年三十上供,过了初六,
就把猪头放到仓房,
这个猪头一直等到二月二磕开烀着吃,
这就寓意为“龙抬头”。
除了这些习俗,
这一天的所有,
都要和“龙”产生联系。
吃猪头肉称“挑龙头”,
吃面条是“扶龙须”,
吃水饺叫吃“龙耳”,
吃米饭是吃“龙子”,
春饼又称“龙鳞饼”
龙抬头,是万物的更新,
是一年的复始,
更是人间的希望。
对于古人来说,
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,
留下了很多经典的诗句,
下面一起来看看。
《二月二日》
唐代·白居易
二月二日新雨晴,
草芽菜甲一时生。
轻衫细马春年少,
十字津头一字行。
二月二日,春雨初霁,空气清新。田野间,小草和蔬菜都发出了嫩芽,疯狂地吸收养分生长着。十字街头,一群穿着轻薄的春衫,牵着骏马的年轻人一字走过。这不就是最好的春天和最好的青春吗?
《二月二日席上赋》
宋代·贺铸
仲宣何遽向荆州,谢惠连须更少留。
二日旧传挑菜节,一樽聊解负薪忧。
向人草树有佳色,带郭江山皆胜游。
载酒赋诗从此始,它年耆老话风流。
龙抬头这等好日子,怎么能不载歌载舞,好好庆贺一番呢?
贺铸便与友人相聚,吃着当季新鲜的新菜,畅饮、畅谈。说到春天已到,风光正好,也正是游山玩水的好时候。想必现在不管去哪里,都是美景。于是与朋友们约好:游山玩水、喝酒赋诗,让这个春天成就一段风流佳话。
《二月二日挑菜节大雨不能出》
宋代·张耒
久将菘芥芼南羹,
佳节泥深人未行。
想见故园蔬甲好,
一畦春水辘轳声。
龙抬头这天,雨水刚过,正是春雨丰沛的时候。遇上一场瓢泼大雨,路上行人稀少,田野上一片泥泞。想去确认种着的蔬菜瓜果是否还好好的,推着车深入田塍去看个究竟。
春雨的淅沥声、车轮的轱辘声敲打在心里,引起的都是喜悦的共鸣。生长,让万物皆可喜。
《二月二日》
唐代·李商隐
二月二日江上行,东风日暖闻吹笙。
花须柳眼各无赖,紫蝶黄蜂俱有情。
万里忆归元亮井,三年从事亚夫营。
新滩莫悟游人意,更作风檐夜雨声。
龙抬头到了,也就意味着仲春开始了。从初春的寒冷中走出来,气候越来越宜人。江边的游人也越来越多。
二月二日,走在江边。温柔的暖风拂面,隐约听到远处飘来吹笙的声音。百花绽放,柳条翠绿,紫蝶黄蜂都在上面流连嬉戏着。
唯一缺憾的是春雨有些不解人意,夜晚就下了起来,不知预备明日出行的游人是否还有机会一赏春光?
《二月二日出郊》
宋代·王庭珪
日头欲出未出时,雾失江城雨脚微。
天忽作晴山卷幔,云犹含态石披衣。
烟村南北黄鹂语,麦垅高低紫燕飞。
谁似田家知此乐,呼儿吹笛跨牛归?
虽然李商隐觉得想要出门踏春的游人可能不爱春雨,但是田家却是完全相反。
太阳被乌云半遮着,雨细细绵绵地下着,燕子低飞盘旋着,村庄一片雾蒙蒙的。春雨浇灌大地,谁能像农民一样开心呢?想着这场雨又能让庄稼更快地生长,欢快地吹着笛子,骑着耕牛回家了。
二月初二,龙抬头。
一抬头,丰收在望好兆头;
二抬头,福禄寿喜全都有;
三抬头,五湖四海结新友;
四抬头,成功事业攥你手;
五抬头,步步顺达争上游;
六抬头,幸福健康到永久。
在龙抬头的日子里,
青萌树祝你一年鸿运好兆头!
来源 :网络(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
编辑整理 :青萌树语文官方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