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辑:青萌树语文加盟| 发布时间:2020-06-04
芒种忙,麦上场。
稻苗长,梅子黄。
明天是芒种,
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,
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。
《月令七十二侯集解》:“五月节,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。”
芒种的“芒”字,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,芒种的“种”字,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。字面的意思就是“有芒的麦子快收,有芒的稻子可种”。
“芒种芒种,忙收又忙种”,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,人们收获着属于自己的幸福;这也是一个播种的季节,人们种下心中对未来小小的希望。
螳螂在上一年深秋产的卵,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;
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,并且感阴而鸣;
能够学习其它鸟叫的反舌鸟,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。
农历二月初二日花朝节上迎花神。芒种已近五月间,百花开始凋残、零落,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,饯送花神归位,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,盼望来年再次相会。古典文学名著《红楼梦》中也记载了大观园在芒种节时送花神的情节。
每到芒种时节,种完水稻,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,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。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,把面捏成五谷六畜、瓜果蔬菜等形状,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,作为祭祀供品,祈求五谷丰登、村民平安。
芒种时节很多水果丰收,最风雅的便是青梅,因为有个风雅习俗就是“青梅煮酒”,这个习俗据说夏朝就有了。最有名的典故便是三国演义的“青梅煮酒论英雄了”。
二十四节气,
自古以来指导着农事生产,
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。
青萌树奉上十首诗词,
我们一起从古人的诗词中,
感受古人芒种时节的生活状态。
白居易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这首《观刈麦》描写了劳动者在夏日时不畏炎热,辛勤劳作的画面。诗人对于自己没有亲自劳动却享受丰衣足食的生活感到十分愧疚。
“足蒸暑土气,背灼炎天光,力尽不知热,但惜夏日长”生动再现了劳动者面对炎热的天气,坚持收割,辛勤劳作的场景。他们无比珍惜这夏日,因为这是他们的收获,是他们生存的来源,生活,在什么时候都不容易!
芒种后,梅雨时节来临,天气都变凉了。燕子绕着危樯不断盘旋。诗人登高远眺,望着日夜不停地水流陷入沉思,这人事消亡如这流水一般。
诗人借芒种时节后登高远眺抒发人事消亡的感慨 。
芒种,螳螂也都应节而生了。彩云下面时不时飘过鴳鸟的身影。池塘里的莲花开了,炎热的风伴着暑日天气。大家见了面就问家里养的蚕和麦子收割得怎么样?夏日的农家,不就是这样吗?
陆游这首诗描写了芒种来临时,家家户户农忙的景象。“四野皆插秧”、“家家麦饭美”生动反映芒种时节播种谷类、收割麦类的景象。
诗人自嘲是一个懒惰的人,整天躺在床上,年纪大了,头发也懒得打理,最爱下雨时的这一抹清凉。
芒种来了,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梅雨季节。
这一天,梅雨停了阳光照射出来,范成大感慨道:去年梅雨时节,没有晴过一天。再想想那城东的黄篾船,那船上的人,睡觉时,定是听着雨打在船上的声音和踩踏车船上轮子的声音入眠的吧!
芒种过后,绵绵的下着雨,天气骤冷,诗人说,这深夏的寒凉太不正常,昨天还穿着单衣,今天,就换成了棉衣,没办法,谁让外面那么寒凉呢!
芒种来了,梅雨季节也来了,诗人赵师秀却过得十分闲适。正值黄梅时节,家家被笼罩在雨中,长满青草的池塘上,青蛙处处鸣叫。时间已经过了午夜,朋友还没来,诗人百无聊赖地敲着棋子,震落了一旁的灯花。
闲适怡然的夏日生活,相信是所有人的向往。
播种的秧苗出水了,浩渺的像绿颜色的毯子一样整齐。清晨就把秧拔起来,父子争相挑担。那一把青色的秧苗握在手里,及时趁着芒种,丢在田里,就要播种了。
这首诗生动再现了农家拔秧苗、准备插秧的景象。秧苗提前播种下去,绿绿青青的秧苗出水后,农家要把秧苗拔起来,再插到田地里,最后在精心维护下,才能长成稻子。所以,真是“粒粒皆辛苦”。
这首诗也是反映了芒种时的农忙景象。“节序届芒种,何人得幽闲”,芒种到了,大家都忙得不得闲。麦子刚要收完,风带着雨来了,农事真是艰难呀。
伊犁在现在的新疆地区,被誉为“塞上江南”。这里的气候与其它地方大为不同。芒种过后,雪还不停,伊犁河边的草才刚长好。初生的小马步子都走不稳,还害怕有蛇从身旁飞过。
林清玄说:芒种,多么美的名字,
稻子的背负是芒种,
麦穗的传承是芒种,
高粱的波浪是芒种,
天人菊在野风中盛放是芒种……
有时候感觉到那一丝丝落下的阳光,
也是芒种。
芒种时节,青萌树愿你:
不畏炎暑,忙而不茫,
播种希望,收获美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