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辑:青萌树语文加盟| 发布时间:2020-07-02
何以晓烦暑,
唯有诵诗书。
7月6日星期一
将迎来小暑
小暑是夏天的第五个节气
表示着季夏时节正式开始。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载:“六月暑,热也,就热之中分为大小,月初为小,月中为大。今则热气犹小也。”
“暑”是炎热,“小”是炎热的程度,小暑是说炎热的夏天到了,但还没有达到最热的时候,故称为小暑。
民间素有“小暑大暑,上蒸下煮”之说。此时正值初伏前后,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期,由于天气炎热,大家要更加注意保养身体。
小暑之日“温风至”,这“温风”是热风,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,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。
后五日“蟋蟀居壁”,由于炎热,蟋蟀离开了田野,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。
再五日“鹰始挚”,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,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,开始练习搏击长空了。
伏天民谚有“头伏萝卜二伏菜,三伏还能种荞麦”,“头伏饺子,二伏面,三伏烙饼摊鸡蛋”。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,伏日人们食欲不振,往往比常日消瘦,俗谓之苦夏,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。
据说“食新”乃“食辛”,是“小暑”节后第一个辛日。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,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,故有“小暑吃黍,大暑吃谷”之说。
“小暑大暑,上蒸下煮”,“小暑”的到来,意味着即将进入三伏天。在这个时节素有吃三宝——黄鳝、蜜汁藕、绿豆芽的习俗。
小暑时节,民间还有晒书画、衣服的习俗。民谚有云:“六月六,人晒衣裳龙晒袍”。小暑前后,日照时间最长,所以家家户户多会不约而同选择这一天“晒伏”,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,以去潮,去湿,防霉防蛀。
二十四节气,
自古以来对于古人的生活影响重大。
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从古人的诗词中,
看看他们是如何过小暑的吧~
《小暑六月节》
唐·元稹
倏忽温风至,因循小暑来。
竹喧先觉雨,山暗已闻雷。
户牖深青霭,阶庭长绿苔。
鹰鹯新习学,蟋蟀莫相催。
“觉雨”、“闻雷”,都体现了小暑时节多雨多雷的特点。
《和答曾敬之秘书见招能赋堂烹茶二首》
宋·晁补之
一碗分来百越春,
玉溪小暑却宜人。
红尘它日同回首,
能赋堂中偶坐身。
小暑时节,诗人正和友人烹茶,在这个天炎暑热的时节,友人闲坐,烹煮茶汤,带来百越春天的气息,即使在如此炎热的天气,诗人也觉得十分宜人。
所以,暑天来了,与友人烹茶,亦不失为一个好的解暑方法。
《喜夏》
金·庞铸
小暑不足畏,深居如退藏。
青奴初荐枕,黄妳亦升堂。
鸟语竹阴密,雨声荷叶香。
晚窗无一事,步屧到西厢。
青奴,又名竹夫人,是古人的纳凉神器。其用竹子制成,中空,四周为竹编网眼。古人用它休憩、拥眠。
在庞铸的心里,有了竹夫了这些消暑神器,再听着窗外的鸟语,看着翠绿浓密的竹子,闻着淡雅清新的荷花香气,真是小暑又有什么可怕的呢?
《夏日》
清·乔远炳
薰风愠解引新凉,小暑神清夏日长。
断续蝉声传远树,呢喃燕语倚雕梁。
眠摊薤簟千纹滑,座接花茵一院香。
雪藕冰桃情自适,无烦珍重碧筒尝。
其实,在夏日,诗人们都挺会享受的。微风吹来,听着远方的蝉声,屋檐上的燕子还在不停地呢喃。
诗人躺在竹席上,闻着一院子的花香。吃着可口的雪藕冰桃,这夏天,真是太惬意了。
《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》
唐·武元衡
客路商山外,离筵小暑前。
高文常独步,折桂及龆年。
关国通秦限,波涛隔汉川。
叨同会府选,分手倍依然。
诗人在小暑这天送别朋友,与朋友分别,诗人丝毫没有提到暑热,只有与友人伤怀而已。
可见,诗人对友情是多么的珍视。“千金易得,知己难寻”,寒暑四季,愿我们都有知己相伴。
《夏日》
宋·朱熹
季夏园木暗,窗户贮清阴。
长风一掩苒,众绿何萧掺。
玩此消永昼,泠然涤幽襟。
俯仰无所为,聊复得此心。
小暑标志着季夏时节的到来,林木暗然,窗户清明,夏日的景象真是不同于其它时节呀!
良辰美景,赏心乐事。这样热情似火的小暑时节,你打算如何度过呢?
《安禅逢小暑》
唐·李频
却接良宵坐,明河几转流。
安禅逢小暑,抱疾入高秋。
静室闻玄理,深山可白头。
朝朝献林果,亦欲学猕猴。
在安静美好的夜晚静静打坐,月光下的河流蜿蜒曲折。修禅时正巧赶上小暑节气,而入秋时则身体有些抱恙。在静室中细细聆听玄理,平静心情可以入山隐居直至白头。
平静安然,岁月静好,这样的小暑,是否也勾起了你的喜爱与向往。
《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》
唐·独孤及
殷疑曙霞染,巧类匣刀裁。
不怕南风热,能迎小暑开。
游蜂怜色好,思妇感年催。
览赠添离恨,愁肠日几回。
这是一首赠答诗,描写了一种在小暑开放的花——石竹花。石竹花颜色鲜丽,让人疑觉它被朝霞染上了霞光。花瓣精巧好似用匣刀细细剪裁。它不惧酷暑炎热,能在小暑绽放。
小暑是炎热的,但也是芬芳的。就像生命,虽然偶有艰难,但也丰富多彩,这又何尝不是小暑带给我们的智慧。
《苦热》
南宋·陆游
万瓦鳞鳞若火龙,
日车不动汗珠融。
无因羽翮氛埃外,
坐觉蒸炊釜甑中。
夏日苦热,诗人运用大量比喻来表现炎热的天气。房屋上的鳞鳞瓦片如同构成了一条条火龙,即使一动不动也会有汗珠滚落。自己不能凭借羽翼飞至酷热笼罩之外,只觉得自己如置蒸笼之中。
形象生动的比喻表现出了小暑时节的炎热天气,而最后一句说好像身处蒸笼则让人读来颇有感同身受之意。想必在这样的天气里读到这句诗也不免会心一笑吧。
《纳凉》
宋·秦观
携扙来追柳外凉,
画桥南畔倚胡床。
月明船笛参差起,
风定池莲自在香。
月明之夜,船家儿女吹着短笛,笛声参差而起,在水面萦绕不绝。晚风初定,池中莲花盛开,自在幽香不时散溢,沁人心脾。
看着这样的诗,想着这样的心境,就算天气再炎热,你心中也自有温凉吧!
盛夏时节,
贵在心静。
如果身有燥热,
不如就“偷得浮生一日闲”;
如果心有烦闷,
不如就“心静自然凉”。
青萌树愿你小暑时节,
身空心静,
以更好的姿态去迎接热烈的光阴。
来源 :网络(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
编辑整理 :青萌树语文官方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