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辑:青萌树语文加盟| 发布时间:2020-08-07
阅读是一种通过符号获取意义的过程,
更是一种特殊的交往过程。
从教育的本质来说,
阅读更具有内在的生命价值,
它可以实现精神的成长。
如今,“全民阅读”是一种风尚,甚至是习惯。不少四、五年级孩子的阅读量,甚至远远超越了作为父母三四十年阅读的总量。
那么,随着阅读量的不断攀升,孩子的阅读能力也在相应增长吗?
答案有时是肯定的,有时却是否定的,阅读量并不能完全等同于阅读能力。
由于国内权威阅读能力评价体系的缺失,不仅直接影响着语文课堂教学质量,也导致我们的孩子在阅读的道路上,缺乏阅读能力方面的有效指导,只能自主阅读和摸索,进而影响孩子语文能力的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提升。
科学、客观、成熟的阅读能力评价,对儿童的阅读行为有导向作用。
PIRLS,作为国际先进的学龄儿童阅读素养测评体系的代表,被引入国内,引起学界、教育界广泛的认可和持久的关注,使阅读素养测评真正成为评价语文学习科学工具,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动力,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做出更有效的贡献。
那么,到底什么是PIRLS?
逐步检测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。
一级阅读能力:信息提取
二级阅读能力:推断分析
三级阅读能力:整合提炼
四级阅读能力:评价表达
▽ 阅读认知过程
PIRLS阅读素养的这四个层次,与新课标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(“语言的建构和运用”、“思维的发展和提升”、“审美的鉴赏和创造”以及“文化的理解和传承”),让阅读有了更丰富、更立体、更生动的内涵,不再只是“考试手段”。
PIRLS的阅读测评方式和标准,
与国内偏主观性、经验性、随意性的方式有所不同,
那么,在PIRLS视角下的小学语文阅读,
该何去何从呢?
作为“全民阅读”的关键一环——学生阅读,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和提高,对于构建“终身阅读型”社会、提高下一代整体学习能力、培养国民人文科学素养来说,至关重要。
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:“能力的长进得靠训练,能力的保持得靠熟习,其间都有个条理、步骤,不能马马虎虎一读了之。”阅读能力的提升,也是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练习来培养的。
能够运用阅读来学习知识,
是世界性的普遍要求。
青萌树语文润物无声地将PIRLS等先进理念,
融入系列课程中,
将更好地促进学生优质阅读素养的形成。
在青萌树语文的世界里,
阅读不仅仅是应试手段,
更是生命的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