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辑:青萌树| 发布时间:2020-07-24
李少妮老师,就是这样一个坚持“归零”,不缺重新出发的勇气的人。
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青萌树语文教学主管——李少妮,走进她的研发世界。
既往不恋,保持归零
一切过往,皆为序章
在小桔灯近十年的漫长时光里,李少妮老师有酸楚,有成长,也有荣光。但过去的辉煌和成就,很多时候只是一段美好的回忆,她始终不忘董事长杨贤耀先生多年前所说的那几个关键词:“学习、创新、战斗”。
生活中,她喜欢定期断舍离,将那些占据空间的多余物品、累积的负能量,一件一件扔掉。
人生路上,她不停地学习,始终保持归零的心态,就像时钟一样,到了子夜就要“从零开始”。人生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己。只有归零,重新出发,才会发现新的方向,创造更多的新可能。
在小桔灯三驾马车战略的驱动下,李少妮老师义无反顾地加入青萌树,在“老桔子”的身份外,又多了一重新身份——青萌人,她踏上新的征途。
归零的是,心态,
续满的是,能量,
开始的是,未来。
选择重新出发,这头一个需要攻克的就是:如何摆脱固有经验和模式的束缚?
李少妮老师过往的研发经验是以作文为主,以一种课型打天下,而青萌树精心设计了三大系列、八大核心课型,其复杂度、难度可见一斑。她为了更快地适应,更好地创新思维,需要付出的心血和时间,也可想而知。
加入青萌树初期时,所经历的艰难、痛苦、挫折,她至今仍历历在目。
青萌树坚信只有一流的精英团队,才能打磨出优质好用的语文产品,于是,高薪挖了一批来自武大、华师等名校研究生加入研发团队,结果因为太过严苛的研发标准,不少人都没能坚持走下去。
李少妮老师最初所承受的压力,大到让她也开始迷茫,甚至质疑自己跳出舒适圈的选择是不是个错误。
但这样的迷茫,只是短暂的。好在她韧性十足,对教育的热忱也足够浓烈,让她顶住了压力,选择坚持。坚信正是因为青萌树所做的产品足够经典,所以过程才会格外艰难。
只有相信,才能看见。只有努力,才能翻越。既然选择了一条艰难的道路,那就不惧风雨,勇往直前。
不将就的人
才能做出不将就的产品
「算了,差不多就行了。」
这句话,相信大部分人都曾说过。
这句话,李少妮老师也经常被人说过。
但她的答案,永远是:绝不将就。
在这个花式拼速度、拼概念的年代,研发产品至于这么较真吗?
是的,必须较真。
将就也能活,但不将就,才是做好产品的真理。
稻盛和夫的《干法》里,有这样一句话:工作要想做到“完美无缺”,就必须注重细节。
听起来很朴素的一句话,但要做到却非常困难。
要想创造出最好的产品,对每一个工作细节,都不能将就。这是李少妮老师的一种信仰,也是青萌树的信仰,立志要把研发当中的每一件寻常事,做到不寻常为止。
青萌树每一节课的背后,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。当你翻阅教材,打开教案,观看动画课件时,主题设计、文字、画面……看到的,看不到的,无一处不藏着青萌树的真心、用心。
从最初的收集素材,到集体教研说课说思路,从近万字详案撰写,再到模拟课堂空教展示,从一审、二审再到三审,从定稿再到录制云课堂。在这个过程中,每一节课,每一个知识点,每一个学情预设,每一个教学环节,甚至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提问,青萌树都精打细磨,反复斟酌。
作为教学主管,李少妮将所有的耐心都给了青萌树的每一节课。
学情预设符合年段特点吗?
知识点把握是否精准到位?
教学设计做到效果与创意并举了吗?
教学指导是否逻辑清晰富有实效?
……
之所以这样与每一节课“死磕”到底,无数个“灵魂拷问”的背后,是她绝不将就的“教育心”。因为她深知,每一节课都要面对无数双清澈的眼睛,每一节课都要涤荡无数个纯洁的灵魂,所以,绝不敢懈怠!这也算是一种“布施”吧……
就这样,一天又一天,一节课又一节课,她竭尽全力,始终坚持做“优质好用的语文产品”,并且把这一标准贯彻到每一个细节上。
为师者,父母心,李少妮老师希望有一天可以骄傲地对自己的孩子说:妈妈正在从事一份既帅气又有意义的工作。
好用,是比实用
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
好用,是所有青萌人研发产品时的第一要务,这是青萌树独有的务实主义的完美体现:一切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,绝不自嗨。这也意味着,青萌树选择了更难走的路。
想要达到“好用”这一点,就得付出千倍万倍的努力。
就拿研发过程中的“说课”这一环节来举个例子,有不少做产品的,会省略掉这一环节,觉得耗时又耗力。但青萌树始终坚持每写一节课,一定要说课,进行实际课堂推演,并且会有一群人“在线挑刺”。在经历市场检验之前,必须先过自己这一关。如果自己设计的课,连自己都觉得不好用,用户又怎么可能会觉得好用呢!青萌树绝不允许研发团队拿出敷衍的产品、平庸的产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