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辑:青萌树| 发布时间:2020-09-04
其实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同学来说作文的难度在于题材的类型,而相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,低年级的学生更怕的是没有素材引用。书本阅读积累的素材或许还不够支撑一篇完整的文章的论证,所以低年级的学生该如何去寻找身边的素材呢?
跟着青萌树小编的步伐,我们一起来探讨吧!
一、家务中体验素材
周末,家长都会在家里洗衣服、做饭、收拾屋子......一般到这个时候,家长可能只想自家孩子不捣乱就可以了,其实我们也可以让孩子参与做家务中来,让孩子感受劳动的乐趣和体验到你的辛苦,双赢的事情,我们可以提倡多做。
这些小小的家务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,从小养成孩子的美好品质,也可以让孩子在劳动中体会父母的艰辛,最为重要的是孩子可以从劳动中找到写作的素材,如《我给妈妈当帮厨》、《我是小小修理工》,这些都是讲孩子家务劳动的小周记。
二、亲子游戏出素材
亲子游戏可以让孩子与你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、亲密,而且做游戏的过程中还能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,思考能力;其实在这种亲子游戏中,孩子的感受是最明显有不同的变化的,和自己玩的时候不一样呀、和同学朋友玩的时候不一样,所以这种不一的感受就在往后能在作文素材中出现,因为孩子内心感受了不一样的情感。
而且在和孩子做动手类的手工游戏,不仅可以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,而且还可以作为孩子写作的有力素材,如《我和妈妈学折纸》、《美丽的叶贴画》。
三、课外体验中寻找。
很多家长会选择周末带孩子出去游玩或者是体验生活,而这个时候素材就是最明显储存在脑海中的时候了。我们可以在游玩的过程中,在一个特别的点上停留的久一点,这样孩子就会在这段时间中感受一段特别的游玩点,到往后写游记活动作文的时候,孩子就马上会想到这些素材了。
课外体验还包括孩子的兴趣班经历,兴趣班中会发生很多有趣事和小伙伴们的互动。孩子们学的这些知识不仅可以培养兴趣爱好,还可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。自然,课外班中就会发生一些事情,比如《炸弹和导弹的决战》,就讲了两个调皮的小朋友“炸弹”和“导弹”在一次围棋课上的“决战”;再如《美丽的小天鹅》,就是讲了一个跳舞的小姑娘在第一节芭蕾课上的经历。如此种种的课外生活,都可以作为孩子们写作的素材。
所以,生活中处处是素材,而习作就是生活的再现。我们家长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引导孩子去细心地观察生活,并且将生活中的素材学会灵活的运用,那么孩子还会害怕没有素材习作吗?让我们一起提起青萌树,畅写新未来吧!